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冯亮
 http://fengliang.artron.net/
 
  搜索:
 
银盐世界的快枪手
 
作者:王江  发布时间: 2015-10-15 16:04:16
 
 

  从某种意义上讲照相机不是感光的工具而是思维的延伸。


  感光性是照相设备的物理特性,在造型艺术中很少有哪个门类对材料特性的依赖像摄影这样的高。银版--湿版--干版--胶片--数码,感光材料的每一次迭代都会给摄影的观看方式带来新的演变。无可回避的,我们这一代人又见证了感光材料从胶片向数码进行革命性的转化的时期,这是大部分人的福祉却也是一少部分人的悲剧,对于不能在银盐颗粒间入静的摄影师来说,数码设备的出现扰乱了心绪带来了迷失。但是冯亮属于另外一部分少数人,他自觉的隔断了数码入侵带来的影像泛滥之洪流,闭关于银盐摄影的世界里暗自倾听内心的独白。


  即使在银盐摄影的领域里也有一个“画幅决定论”,很多人强调底片的尺幅以此拉开与数码摄影的差距,于是乎8*10英寸、16*20英寸、20*24英寸……人们使用的底片尺寸越来越大,相应带来器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相比较那些大画幅的玩家,冯亮更像是游弋在银盐世界里的快枪手。他使用的半格相机画幅只有普通135相机的一半,无需对焦也不用管曝光,只需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外部世界是如何在那一个瞬间里呈现出意味深长的排列组合。因为小巧、快速没有侵略性,半格相机在冯亮手里变成了思维的速写本,那些由灰阶与颗粒构成的短语,不事张扬而且切中要害。已届不惑之年的冯亮将生活的经验沉淀内化为视觉经验,并将自己对世界的观看通过小巧的半格相机翻译成扎扎实实的影像。


  粗看起来,冯亮的影像黯淡、粗粝,充满暗黑的力量,但是仔细品读会发现其中并没有太多的刺激与冲突,这可能与冯亮的性格有关系,他并不偏执于介入有时更像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这样旁观而来影像细碎、无序,如同溪水涓涓,又如同一株植物恣意的向上生长。可以想象贴附着冯亮身体的半格相机,每一次出击都带着体温,这样并不冰冷的机械帮助他精确地剥取着生活的切片。


  集腋成裘,冯亮终于在影像的沉淀中建立起自我的秩序,即将集结出版的个人摄影集《HalfLife/半条命》是冯亮不仅对影像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每一张活跃的图像被收缚在统一的向心力之下,那些速写得来的短语,只有集结起来才得以看出冯亮是怎样的谋篇布局。在摄影集的三个部分中,他从“孩子”开始以“欲望”结束,这样的设置会让人联想起一个词:“成长”,生命交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个水晶般纯净的开始,却在成长中在欲望的裹挟之下蒙蔽了心灵和眼睛。我也许不能妄自揣测冯亮编选照片的规则,但是影像从暗房这个母体中甫一脱离,对它解读的权利就已经不完全属于摄影师了。作为真实世界的映射,影像也折射着每位创作者和解读者的心像,摄影之魅力也正在于此,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幅照片的时候会点拨内心不一样的“痛点”。而摄影师的任务在于不断的制造多义的影像,并以此构建意义的花园。


  就像前一组作品《火水未济》冯亮的照片一贯保持含混、神秘的特点,让人在阅读中产生神游的畅快。在《HalfLife/半条命》里似乎又让人品出了历经岁月的味道。针对这个标题有人解读为对过去的总结也有人解读为对未来的展望,但是不管是从哪一个维度,对他自己来说依然是生命无穷尽,影像无休止。


2015-7北京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